2022-09-26 浏览量:538
上海是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更新的先行者与开拓者,十余年的探索,让上海成为领先全国的文创之地,也逐渐步入文创开发的攻坚期。
位于长江路258号的中成智谷创意产业园,以历经半个世纪风云的中成仓库冠名,取意智谷,泉出通川为谷,智谷,祈盼汇聚众智,万象丰收。
现如今,这里一栋栋充满怀旧气息的红砖场坊,都蜕变成灵动而多变的创意空间。如何将一座冰冷、生硬的工业旧场坊完美变身为会呼吸、会生长、低密度的生态型绿色家园?
或许,在北上海,在远离市区的郊外,中成智谷创意产业园已经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答案。
工业遗存华丽蜕变“空间解构”中实现“有机重构”
中成智谷创意产业园前身是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公司的旧仓库,用于存储援助亚非拉国家的重要物资,红色砖墙和高高拱起的圆顶见证了中国对外经济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随着国家对外援助政策变化和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曾经繁荣的仓库逐渐走向衰落,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转型成为必然趋势。
2013年1月,经过政企多轮谈判磋商,“中成智谷”诞生。
上海文创园区可以说是在对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保护利用,就是对工业遗存的有效梳理,遵循“原真性、可识别、可逆性和安全性”的原则,使工业遗存有机再生。中成智谷的改造也遵循了这一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创新式跨越发展。
独一无二的建筑理念,融汇于大气磅礴的历史建筑,非凡脱俗的想象力,渗透于精雕细琢的空间细节。精致的宁静与灵动的巧思在这里完美邂逅,成就了中成智谷罕有的能与其匹敌的风尚韵味。在时尚与传承之间流转辉映,也成就了中成智谷在建筑空间表现上最大的特色。
为了在“空间解构”中实现“有机重构”,且充分发挥城市功能方面的作用,中成智谷不仅完整保留了旧建筑,同时也予以了创新式的利用,比如通过解构的方式,将现有体量较大的建筑分解成体量较小的相对独立的建筑,形成具有工业文化特质的新感觉。中成智谷像切法式长棍一样,将一个跨度大、层高高的仓库,切割成一幢幢小独栋,每幢在1000-2000平米之间不等。就这样,仓库一共形成了九栋独栋建筑,每栋共分四层,都拥有自己专属的楼梯和电梯。每个单元还配置独立的花园和露台,作为室内空间的延伸与升华,在紧张繁忙的办公时光,亦能享受从容与自在。
中成智谷园区内还保留了一段中国最早的铁轨——淞沪铁轨。淞沪铁路1876年正式通车时,由于此前中国从来没有过铁路,铁轨两旁观众“立如堵墙”。淞沪铁路对于上海乃至于对近现代的中国,都是一个历史兴衰的见证者。中成智谷对如何更好地保留这段铁轨,并让其在今天也能够发挥独特价值动足了脑筋。在铁轨穿梭园区的不同节点上,中成智谷都精心布置了不同的“火车”作为标记。循环再利用的绿皮火车,稳稳地停靠在园区步道旁的一段淞沪铁轨上。狭小的车厢空间,虽略显局促但秩序井然。在绿皮火车餐厅内的用餐体验,新鲜而有趣。原先沿淞沪铁轨的一段杂草丛生的菜地,在经过刨耕、翻新和整理后,种植起了各类蔬菜绿植,挖起了鱼塘、搭起了木栈桥、修起了田间小径,变身为对孩子们进行自然教育、让孩子们感受生命体验的最佳实践基地“火车菜园”。
“三创产业”“四区融合” 重点打造中成原创家平台及生态
中成智谷不仅处理好了历史与现代的连接,更关注到了工业与后工业时代的转换。园区发展特征从最初的以“文化创意产业要素集聚”,演变为以“文化创意产业要素融合渗透”,再上升到如今“以文化创意产业要素辐射联动”,通过聚焦“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大众创业”等“三创产业”,开创园区、街区、景区、社区“四区融合”的发展新模式,以全新的办公与生活方式体验、出色的管理服务能力呈现出形式多样的、人人共享的开放城市空间,形成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人才密集型、文化密集型的文创生态产业结构,成为用产业激活老工业区转型升级、用创新理念点亮城市更新的新实践。
面对园区内的企业,中成智谷不满足于做简单的“二房东”,在中成智谷的运营方看来,文创园区的价值在于平台经济。
运营方表示,园区正重点打造中成原创家平台,平台以“集聚+展览+体验+零售+设计+推广+收藏”的模式为亮点,旨在为中国原创家居企业创造一个具备强大储能的共享生态。为了配合该平台的发展,中成智谷从企业需求出发,为企业提供多元增值服务。比如,依托园区入驻企业,中成智谷以“短视频+直播新经济”为业务核心进行资源整合,汇聚直播电商、网红经纪、网红培训、互联网+新零售等新兴业态,从而构建起囊括内容生产、IP商业化增值、营销策划等在内的全渠道经营服务生态。
8年前,杨熙黎与朱晖创立了原创家居品牌ziinlife吱音,10人不到的团队,挤在一处100平米兼具展厅功能的办公室里,空间虽然不大,但与用户的关系特别紧密,设计的状态与用户的体验紧密相连,“那种感觉特别微妙”。8年后,杨熙黎与朱晖希望找回最初那种微妙的感受,便带着将近50人的团队来到中成原创家,重新打造了一处直接联结用户体验的展厅+办公空间。这座全新的上海吱音生活艺术馆通过设立在街边的ziincafe咖啡厅创造一条日常引入的动线,设计团队可以从二楼办公空间直接观察在咖啡馆内体验吱音产品的用户状态;穿过咖啡馆,动线将用户指引到拥有五米挑高以及巨型落地窗景的ziin gallery。在这里,经典的家具设计以单品的形式出现,帮助用户更加沉浸在设计本身,感受每一件家具的细节;深入空间内部,ziinlife场景展示区、ziia场景展示区以及ziinlike主题展示区用更为生活化的展示方式为用户呈现吱音多年来的产品成果,向大众传递吱音的设计理念。这里为吱音团队提供了更加安静创作的氛围,又不至于担心没有人气,每当看到周边居民来而往之,更直观地听取大家对家具使用的感受,感觉又回到最初创业的时刻,设计拉近了他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这也是他坚守至今的原因。
微盟也是较有代表性的入驻企业之一。微盟成立于2013年4月,现有全球代理商超过1225家,入驻商户突破160万家。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微盟已由最初的微信开发服务商发展成为一家集软件开发、电商平台、广告营销、金融服务、资本投资、大数据平台为一体的公司。
据介绍,目前中成智谷已经吸引了近90家“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美学生活”的优质企业竞相入驻,近6000名平均年龄25-28岁的白领在此办公、生活。
打破封闭式发展模式实现城市社会机能的再生
产城融合旨在促进产业与城市的相互融合,功能结构都围绕人的需求展开,交通立体便捷、配套多元完善、空间互联互通。产城融合是城市发展的规律。
中成智谷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机结合,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白天,这里是安静的办公场所,傍晚就成为了周边居民的后花园。这样一处曾经的仓储空间,变身成别具一格又极具工业时代气息的共享空间,让旧场坊更加时尚、多元、有活力。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打破封闭式发展模式呢?
中成智谷表示,园区的发展从来不是一成不变和一蹴而就的。首先,园区内的淞沪铁路、美术馆、秀场、展厅等精神文化场所不一而足,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了大家的体验感,也大大提高了园区的文化品味。其次,四季各异的景致,疏密有致的布局、交相辉映的新旧建筑、随意点缀的连廊,毛石铺就的人行步道,造就了园区优美的环境生态。最后,园区形成的良好的自我循环系统,使人们足不出园就可以解决工作、生活、休闲、运动、购物等诸多需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城融合的公共社区。
中成智谷努力在做的,是创造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快节奏日常里精神与文化场所的补缺和慢生活体验,一种在物质极大丰富、科技高度发达背后精神的依托和慰藉。